據悉,美國電池儲能市場正在努力適應不斷上漲的原材料成本,并已達到“危機點”。
由于原材料價格猛漲,導致整體電池價格高出20%到30%,鈷和其他對鋰離子電池生產很重要的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,碳酸鋰的價格“自去年8月以來已經上漲了五倍”,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,意味著2022-2023年其儲能項目或放緩。
據了解,頂級電池供應商目前正將其定價與現貨市場掛鉤,并將這些價格轉移給開發商。這意味著確定的報價是非常非常短期的,如果供應商的條款沒有得到同意并且交易在5到10天內簽署,買家就會失去定價,不得不重新談判。
那么今年安裝的電池項目或會因此減少,并在此基礎上可能放緩到2023年。
近幾年,電池存儲成本不斷持續下降,在2021年之前,電池存儲成本的下降速度甚至比太陽能光伏或風能的成本還要快。雖然儲能成本不斷下降,但融資的不確定性也可能會減緩其儲能的發展。
定價波動難以說服銀行
因為原材料價格猛漲,而許多大型電池儲能系統(BESS)開發商將試圖在12個月到18個月內鎖定他們的電池訂單量提前幾個月。
這意味著在已經購買電池的情況下,計劃于今年完成的項目可能不會受到影響。但隨著供應商“大幅提高價格”,很可能會對2023年和2024年完工日期項目產生影響。
另一方面,許多太陽能+儲能項目是由項目融資的。在這些情況下,儲能價格波動性大幅增加(占項目總成本的很大一部分)可能會影響獲得融資的能力。
化工制造網將隨時為您更新相關信息,請持續關注本網資訊動態。